国际物流系统出口模式的问题你了解吗,本站通过大数据汇集了国际物流进出口流程图, 出口物流模式有哪些的相关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9610 - 跨境电商B2C直接出口

核心特点:

清单核放:采用“申报清单”的方式简化报关,通关效率高。

汇总统计:定期将已核放的清单汇总形成报关单,用于办理结汇、退税手续。

适用场景:通过邮政、快递等方式直接寄送给境外消费者的零售商品,例如速卖通、亚马逊、eBay等平台的小包直邮订单。

优势:手续相对简便,适合海量、小批量的碎片化订单,并且可以享受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

2. 1210 - 跨境电商保税出口

模式解释:也称为“备货模式”。电商企业将国内商品批量出口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B型)内的仓库(即“保税仓”)。企业在区内完成理货、打包后,当境外消费者下单时,再将单个包裹从保税仓报关并配送出境。

核心特点:

入区退税:商品进入保税区即视为出口,企业可以立即申请出口退税,加速资金回流。

集中仓储:便于库存管理,快速响应订单。

适用场景:销量稳定、可预测的爆款商品。企业可以提前大批量备货至海外仓或靠近口岸的保税仓。

优势:物流响应速度快,退换货处理灵活,能提前获得退税,优化现金流。

3. 9710 - 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

模式解释:境内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与境外企业达成交易后,通过跨境物流将货物直接出口送达境外企业。

核心特点:

B2B属性:针对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的交易。

单证简化:可以根据具体业务选择使用报关单或申报清单,比传统一般贸易更灵活。

适用场景: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网等平台达成的、成批量的线上B2B交易。

优势:为线上化、碎片化的B2B订单提供了专属的、更便捷的通关路径,数据可纳入跨境电商统计。

4. 9810 - 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

模式解释:境内企业先将货物以一般贸易或跨境电商方式批量出口至海外仓(包括自营仓和平台第三方仓),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交易后,再从海外仓送达境外购买者。

核心特点:

头程运输+海外仓配送:分为“批量出口”和“海外本地派送”两个阶段。

数据联动:需要将头程的出口报关数据与海外仓的仓储、销售数据进行联动申报。

适用场景:亚马逊FBA、速卖通优选仓、自建海外仓等模式。适合中大件、高周转率或需要快速本地配送的商品。

优势:极大缩短尾程配送时间,提升消费者体验,是当前中大卖家的主流模式之一。同样可以享受出口退税政策。

5. 0110 - 一般贸易出口

模式解释:这是最传统、最普遍的贸易方式。非跨境电商性质的、单笔成交的货物进出口,按照正常的海关程序和单证要求进行申报。

核心特点:

非订单驱动:通常是企业间签订合同后的大宗或批量货物出口。

单证齐全:需要完整的报关单、合同、发票、装箱单、核销单(已取消但功能并入其他环节)等全套单证。

适用场景:传统外贸企业的B2B订单;跨境电商中,将大批货物发往海外仓的头程运输也常采用此模式。

优势:流程成熟,适用范围广。但对于碎片化的零售订单而言,手续过于繁琐。

6. 1039 - 市场采购贸易

模式解释: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经国家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内采购的、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在15万美元(含)以下的商品,办理出口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

核心特点:

免增值税:实行增值税免征不退政策,解决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无票出口”的难题。

通关便利:允许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的货物简化归类申报。

收汇灵活:允许以个人或个体户名义办理外汇结算。

适用场景:义乌小商品市场、广州花都皮革城等专业市场的个体户、小微企业出口的“杂货”和“小商品”。

优势:极大地降低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参与国际贸易的门槛和成本。

企业在选择报关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业务模式、目标市场、商品特性、成本结构和税务筹划等因素,选择最合适、最经济的方式。

国际物流系统出口模式和国际物流进出口流程图, 出口物流模式有哪些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国际物流系统出口模式(跨境电商常见的6种出口报关方式)  第1张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