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北京到厦门火车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北京到厦门火车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视频加载中...
清晨七点多,在湖南长沙烈士公园,晨跑的人三三两两。但有两个人不一样,他们没有耳机,也不看表,并肩而行。中间还有一根不到五十厘米的绳子,轻轻牵着。他们就是文光明及视障跑者夏泽甫,两人一边跑一边聊,步伐平稳。
陪跑员 文光明:烈士公园的跑步线路是一个小熊的头像,所以大家一般都是沿着这个线路跑,分为两个湖,一个年嘉湖,一个跃进湖,中间有一条路,把两个湖给隔开了。
文光明已有13年的跑龄了,最初,他只是想把自己的肚子跑小一点儿。直到2018年,他参加厦门马拉松,因原定的陪跑员临时缺席,一位从山东远道而来的视障跑者面临无法安全完赛的风险。文光明得知后,主动站出来帮忙。
文光明:我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盲人也可以跑步,我就担任了开路先锋的角色,如果遇到有人在边上会影响到视障跑者前进的时候,我就提醒他们注意避让,还有一个就是在稍微后方一点进行防护,避免其他人穿插过来。参加马拉松比赛,一般情况下需要至少4个陪跑员,一个主陪就是通过一根绳子牵着盲人,主陪是需要有丰富经验的,其他陪跑员相对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份责任心。
第一次陪跑,文光明的心情复杂,一半是自豪,能帮助别人实现奔跑的愿望;另一半是紧张,生怕一点疏忽,让对方受伤。
文光明:例如突然风吹过来一只塑料袋,他踢到这个塑料袋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一个意外,他会慌张一下,我们就是给他们当眼睛,让他避开各种障碍物。
从厦门回到长沙后,文光明仍旧每天坚持跑步,不同的是,如果遇到视障跑者,他会主动陪跑。七年来,他用业余时间陪跑,未收分文,跑了两万公里。凭的就是那股“不能让他们摔着”的执念。可再谨慎的人,也有疏忽的时候。
文光明:有一次我带着他训练的时候,在学校内部道路上跑,边上就停了车,不小心他的手就碰到反光镜上去了,后面我就注意有车的时候就尽量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那一碰,让他更明白了这根绳子的意义,绳子另一头的人看不见,所以他的眼睛,就得替人家多看一步,它牵引的不仅是奔跑的方向,更是黑暗中唯一能依赖的安全感。
文光明:陪跑员责任重大,而视障跑者就付出得更加多,他们的安全就全靠我们陪跑员来把握,他就把信任全部托付给我们了。
从不敢迈步 到信任默契
视频加载中...
小李是一名推拿按摩师,因眼底病变,她即便戴上眼镜,视力也只有0.01,平时走路都得格外小心。但得知身边不少同事在坚持晨跑,她心里也燃起了试一试的念头。和所有视障跑者一样,缺乏安全感,不敢迈出第一步。
面对陌生的节奏与黑暗中的不确定,小李有些紧张,甚至有点退缩。这时,老队员们纷纷围了上来,给她鼓励。
焦虑不会一下子消失,但勇气,却在这份“感同身受”中悄悄生长。最终,小李在文光明的陪伴下,终于跑出了第一步。
迈过“怕摔”这一关,小李终于敢跑了。但陪跑,远不是“你牵我走”那么简单。步幅大小、节奏快慢、绳子松紧,这些都是默契。而默契,只能靠慢慢积累跑出来。老队员黄宇青,跑了三年。如今,她和陪跑员之间,已经不用听脚步声,绳子一动,身体就懂。
奔跑式旅行:跑去远方“看”风景
视频加载中...
这几年,文光明给视障者做陪跑员,在湖南长沙跑圈中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2022年,这个原本零散的助跑队伍,正式成“团”,专注陪视障者跑步。如今,团里已有两百多名陪跑员,七十多位视障跑者。他们一起进行日常训练,跑步的场所也逐渐多元化。文光明又有了新的心愿:不只是带他们日常跑,他要带他们跑到更远的地方。他们管这叫“奔跑式旅行”。
2022年跑团成立后,陪跑员们和视障跑者的日常训练更加科学,视障跑者中有的人越跑越快,配速越来越稳,甚至超越了陪跑员。
陪跑员 彭勃:我的速度已经到极限了,他今天主要是跑30公里,准备了两个配速员,前面的跑10公里,我跑最后的20公里,我的速度比他要快10秒才能陪跑,要不然陪不了,因为我还要看路要判断,特别是跑新赛道。
好在,跑团已经有两百多位陪跑员陆续加入。有人能跑全程,有人擅长配速;你带一程,我接一棒。绳子换手,脚步不停。他们不争奖牌,不破纪录,跑得再快,也不为名次。为的是这世界很大,大家要一起跑出去,感受一下。这些年,北京、厦门、桂林,一场长跑,就是一次出发。
文光明:盲人他来参加比赛不是为了获奖,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也能跑步。我们自己出去跑步比赛的目的,也是为了自己以后留一些回忆,而且趁机去旅游一下,所以我们带着他们去各个景点玩一下,一起去爬了长城,去“看”了故宫,“看”了国家博物馆,到厦门就去了著名的鼓浪屿,到沙滩上跑,让他感受海水沙滩。
视障跑者 夏泽甫:今年9月21日又跟文老师去了一趟桂林,我第一次感受那种竹筏,感受一下漓江,以前小时候课文上写的桂林山水如何如何好,我没去过,就去感受一下。
从跑道上的陪伴到城市中的同行,这份善意正悄然推动着更广阔的改变。这些年视障跑者们发现,身边的变化不只是陪跑的人多了,更是整座城,开始“低头看路”了。地铁站里的盲道延伸到站台边缘,公交语音清晰播报每一站,公园、绿道不再只是健全者的专属。
视障跑者 商磊:公交车的语音播报,地铁站的语音播报等,就是说我们看不见,但很多时候可以通过语音的播报,让我们寻找目标点,找自己要去的地方,还有现在的AI技术,比如走到哪里,打开AI拍个照,帮我看看前面有什么都很方便。
关于北京到厦门火车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