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东莞到湖北物流专线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东莞到湖北物流专线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联合办赛,全运会添彩大湾区(全运大视野)

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现场。张 洲摄

上图:游客在打卡装置前拍照留念。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供图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粤港澳三地方阵并肩入场,三地同步升国旗,三地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体育与大湾区的联结,在人们心中进一步具象化。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粤港澳大湾区肩负着建设“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使命任务。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十五运会,让大湾区更具活力和魅力。

三地办赛,诠释“体育无界”新篇章

“只要还能动,就要打下去!”数月前,十五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决赛在广州落下帷幕。作为本届全运会最年长的运动员,香港队的81岁阿伯张耀钊虽止步小组赛,但依然豪情满满。

66岁才拿起球拍,张耀钊凭借热爱,一路打进全国最高规格的体育赛事。“祖籍东莞,生于香港,居住在深圳,我可是地地道道的大湾区人。”为备战全运会,每天清晨6点,张耀钊就到深圳罗湖区一间社区球馆练习。每周他还要回香港两次,参加中国香港乒乓总会组织的训练,往来通勤风雨无阻。

一湾珠水流,三地血脉同。粤港澳首次联合举办全运会,既生动彰显了“体育无界”的理念,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鲜活注脚。

从筹备开始,香港特区政府就把紧密协作放在首位,在场馆布置、出入境管理、交通管制、酒店食宿等方面多次开展跨部门演练。“特别是搭起线上线下、随时沟通的跨区域对接机制,与广东、澳门高效联动,有力推动了大湾区互融互通。”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说。

2024年8月,十五运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正式启动,一年多来,完成了赛事组织、志愿者招募培训、住宿接待等诸多筹备工作。特别是在跨境赛事、口岸通关、人车证件、食品安全、绿色办赛、赛事日程等方面,澳门赛区与粤港协同,探索出一整套联合办赛机制,保证了赛区的有序高效运作。

粤港澳19城同场协作,城城有赛事。预计内地前往港澳参赛人数超6000、港澳来内地参赛人数超3000,大家同场竞技、以赛会友,不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11月10日,在广州举行的全运会赛艇男子轻量级单人双桨决赛中,香港队选手赵显臻取得第五名,他坦言全运会比国际赛事更刺激。“内地选手非常厉害,与他们同场较量让人倍感兴奋,也能在彼此交流中取长补短,提升技战术水平。”赵显臻说。

全运“主题游”,演绎赛事经济新活力

“观赛之余,我们还计划探访肇庆鼎湖山、江门的碉楼,再逛逛广州的永庆坊、陈家祠,品尝地道粤菜美食。”了解到广东推出很多与全运会相关的文旅活动,还设置了不少网红打卡点,杨先生一家对接下来的行程充满期待。

广州实施约34公里的夜景灯光工程,让新中轴线与珠江夜游的美景绵延舒展;惠州推进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建设,改造惠民空间,不断提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迎接十五运会,广东多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同步开展。以办会促城建,以城建促发展,各地下足“绣花功夫”,让城市焕发新活力。

“澳门以赛事引流、文旅转化为目标,将赛事深度融入城市。”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柯岚介绍,11月和12月,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美食节等大型活动陆续举办,将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多元文体旅体验。此外,澳门文化局、旅游局也同步推出特色文旅活动,打造“观赛+旅游”的融合体验场景,多维度展现澳门城市风貌。

旅游线上平台数据显示,11月8日至21日期间,自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前往广州、深圳的航班搜索量显著上升;内地往返香港、澳门的机票预订量也稳步增长。广东赛区各城市酒店预订热度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其中惠州、清远的预订热度同比增幅超过100%;深圳、佛山、江门的同比增幅均超60%。预计赛事期间的两个周末将迎来客流高峰。

创新突破,探寻深度融合新路径

11月8日,一场跨境公路自行车赛紧张举行,选手们在赛道上疾驰,一路不停车穿越粤港澳三地。

这场跨境比赛成功举办的背后,更是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的创新突破,保障了运动员全程6次无感通关。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同推进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联合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体育大湾区融合发展,需要全民共赴。

“从规则衔接的创新突破到文化交融的深度体验,从产业协同的多元探索到情感认同的温暖联结,十五运会为大湾区建设注入了全新活力。”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唐嘉仪认为,这些宝贵经验将拓展到更广阔领域,让“一国两制”的实践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东莞到湖北物流专线(三地办赛,全运会添彩大湾区!)  第1张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