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落地分流加盟?许多人对物流落地分流加盟的问题没有了解,本站就来讲讲物流落地分流加盟的问题,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所帮助。
先把基本盘说清楚,不是瞎猜,都是基于行业数据和公司财报。顺丰作为国内快递行业的龙头,不管是直营模式、配送速度还是服务质量,都有口皆碑,之前一直是“快递界的优等生”。但最近两年,公司股价起起落落,尤其是今年以来的持续回调,让很多人觉得“便宜就是机会”。可大家只看到了股价下跌,却没看清背后的核心问题,这两个软肋得逐个捋明白。
第一个软肋:成本高企+竞争内卷,赚钱越来越难。顺丰的直营模式是优势,但也是成本的“大头”。不管是自建物流网点、购买运输车辆,还是招聘自有快递员,都需要持续投入真金白银。而且顺丰主打“快”,航空运输占比高,飞机租赁、燃油成本、航线费用都是不小的开支,这些固定成本不管业务量多少都得承担。
更关键的是,快递行业的内卷越来越严重。一方面,三通一达、极兔这些竞争对手,靠着加盟模式降低成本,一直在打价格战,抢占中低端市场;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也在搞自营物流,分流了不少订单。为了保住市场份额,顺丰不得不参与价格竞争,下调部分产品价格,这直接导致公司的毛利率被压缩。
从财报数据来看,最近几个季度,顺丰的营收虽然还在增长,但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甚至个别季度出现过盈利下滑。这就是典型的“量增利不增”,业务做得多了,但赚的钱没跟上,核心原因就是成本压不下来,竞争又让定价权变弱,赚钱的难度越来越大。
第二个软肋:业务多元化“雷声大,雨点小”,新增长点没起来。为了摆脱对快递业务的依赖,顺丰这些年一直在搞多元化布局,比如冷链物流、同城配送、供应链服务、国际快递等,个个都被当成“未来的希望”。但实际情况是,这些新业务要么还在烧钱投入期,要么市场规模有限,短期内很难撑起公司的业绩增长。
就拿冷链物流来说,虽然市场前景不错,但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冷库、购买冷藏车,而且冷链的运营成本高、回本周期长,目前还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同城配送业务则面临美团、饿了么这些本地生活巨头的竞争,市场份额很难做大,盈利能力也一般。国际快递业务更是难啃的骨头,面临DHL、FedEx等国际巨头的挤压,国内市场又有其他快递公司分流,想要突围难度极大。
这些新业务不仅没给公司带来多少盈利,反而因为持续的研发和运营投入,增加了公司的成本压力和现金流负担。现在顺丰的核心增长还是靠传统快递业务,但传统业务又面临增长瓶颈,新业务短期内接不上,这就导致公司的整体增长动力不足,股价缺乏向上的支撑。
第二,理性看待龙头地位,别迷信“跌多了就该涨”。顺丰确实是快递行业的龙头,品牌优势和网络布局都很强,但龙头也架不住行业内卷和成本压力。现在快递行业的增长已经从高速转向高质量,市场需求增速放缓,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基本稳定,顺丰想要再回到之前的高增长水平难度很大。而且股价的涨跌不是由跌幅决定的,而是由公司的盈利增长和估值水平决定的,如果公司盈利增长跟不上,就算跌得再多,也可能继续横盘或回调。
第三,控制仓位,做好长期持有准备。如果真的看好顺丰的长期发展,认可它的龙头地位和多元化布局的潜力,也不用完全观望,可以用闲置资金的一小部分布局,比如总资金的10%-15%,这样就算股价继续回调,也不会影响整体的投资组合。但要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至少以3-5年的周期来看待,因为顺丰的新业务培育和盈利改善都需要时间,短期内很难看到明显的效果,不能指望抄底后马上赚钱。
最后得说句实在话:顺丰是一家优质的龙头企业,在快递行业的竞争力毋庸置疑,但公司当前面临的成本压力、竞争压力和新业务增长压力都是实实在在的。跌到40以下,股价确实有了一定的吸引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绝对的抄底机会。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