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地图本栏目整理了上海疫情地图,帮助您初步了解上海疫情地图相关信息,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其中,老年人与儿童作为免疫力相对薄弱的群体,成为此次多病毒传播中的重点受威胁对象。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数据显示,呼吸科住院患儿中RSV阳性率已达40%,低龄婴幼儿重症风险突出;而老年人因常伴随基础疾病,感染后易出现病情加重情况。当前疫情形势下,科学认知各类病毒特点、针对性强化重点人群防护,成为守护全家健康的关键。
三种病毒同步活跃,老人儿童成“重点攻击目标”
当前上海流行的三类病毒虽症状有重叠,但对老人、儿童的威胁尤为突出,传播特点与致病风险各有侧重。
? 甲型H3N2流感:作为当前流感主导毒株,因毒株迭代,人群普遍缺乏针对性免疫力,感染人数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老年人免疫力较弱、基础疾病较多,感染后易引发肺炎、呼吸衰竭等重症;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发热反应更剧烈,易出现惊厥、脱水等情况。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今年感染期较往年提前3个多月,6月便出现聚集病例,10月后与流感叠加导致流行周期延长。该病毒传染性极强,传播力约为流感的2.5倍,可通过飞沫、污染物品快速传播。6月龄以下早产儿、有基础肺疾病的儿童,以及80岁以上高龄老人感染后,进展为重症的风险显著升高。
? 新冠病毒:变异株活动强度回升,近期不少上海网友反映“又阳了”,苏州疾控也提示新冠感染有抬头趋势。尽管当前重症率维持低位,但老年人与慢性病儿童感染后,转阴时间相对更长,可能加重基础疾病,部分还会出现乏力、咳嗽等后遗症。
重点人群防护升级,科学措施筑牢安全防线
面对“多毒叠加”的复杂形势,需针对老人、儿童的生理特点,落实更具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疫苗与抗体接种优先覆盖
? 流感疫苗:当前正是接种最佳时机,建议60岁以上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尽快完成接种,同住家属也建议接种,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 RSV防护:RSV长效单克隆抗体接种点已扩大至上海48家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保护婴幼儿免受严重感染,家长可通过医院App、支付宝“RSV防护一站通”为6月龄以下宝宝预约接种。
? 新冠疫苗:未完成基础免疫或加强针的老年人、慢性病儿童,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完成接种,降低重症风险。
日常防护抓细抓实
? 减少暴露:尽量避免带低龄儿童、高龄老人前往医院、商场等封闭密集场所,必要外出时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儿童需选择合适尺寸,确保贴合面部。
? 清洁消毒:外出回家后,立即为老人、儿童清洗双手(流动水+肥皂/洗手液,搓洗20秒以上),外套、书包等物品及时通风晾晒;居家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半小时以上,定期擦拭门把手、玩具、手机等高频接触表面。
? 增强体质:保证老人、儿童充足睡眠,儿童需均衡饮食、适当户外活动(避开人群密集区域),老年人可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提升免疫力。
就医用药有讲究,避免盲目应对
上海市疾控中心提醒,老人、儿童出现症状后,需科学判断、及时处置:
? 观察预警信号:若儿童出现持续高热超3天、呼吸急促、拒奶、精神萎靡;老年人出现血氧饱和度低于93%、意识模糊、基础疾病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 对症用药:流感患者早期(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缩短病程,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新冠与普通感冒症状相似,可根据症状选用退烧药、止咳药,避免多种药物叠加使用。
? 明确病因:由于三类病毒症状重叠,建议通过核酸或抗原检测明确病原体后再针对性用药,不盲目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风险。
以上是关于上海疫情地图的相关信息,了解更多关于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站。
上海医院证实新冠检出确有增加(上海阳性检出率上升!高峰将在下个月!专家紧急提醒:重点人群赶快抓紧)
全国感染高峰(北方个别地区RSV感染高峰提前到来!需警惕与流感叠加感染)
上海疫情还在高位运行(上海阳性确诊数上升!官方提醒:防病毒,还不止一种!口罩戴起来)
国内最新消息疫情(流感流行强度近期还将进一步上升 呼吸道传染病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31省新增确诊96例(新增新冠重症340例、死亡9例,疫情波动上升;阳性率升至15.8%)
福建疫情三个特点(新冠阳性率明显上升,紧急提醒三类人要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