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全国公路运费价格表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全国公路运费价格表以及全国公路运费价格表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4月,为救治患重症的孩子,江西新余的唐先生从江西省儿童医院将孩子转至上海治疗,800公里的路程,却被南昌赣医医院有限公司的“民营救护车”收取高达元转运费。款项直接转入司机个人账户,且无任何费用明细及发票。因此,唐先生质疑这笔费用不合理并进行投诉。
6月18日23时许,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证实南昌赣医医院存在收费不合理等问题。目前,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已责令其退回不合理收费,并暂停医疗转运服务。通报称,下一步将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事件进一步调查核查,如发现违规违法问题将严肃查处。
据了解,ECMO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相关资料显示,今年3月,湖南省脑科医院采购的一台ECMO价格为130余万元。
对此,24日,唐先生的一位亲属(该亲属对患儿住院期间情况较为熟悉)在接受潮新闻的采访时称,患儿在转运前就已使用江西省儿童医院的ECMO设备,平均每小时维护费176元,随车期间并未更换;2.8万元仅为车辆使用费,全部转至司机个人账户;事后江西省儿童医院对其表示,医院与转运方并无关联,未从中获益,也无法提供价格明细以及发票。
从业超过10年、多次参与病患跨省转运的上海医疗急救中心急救员盛义钧(化名)于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则指出,一些网友关于ECMO设备开机费、折损费的言论明显有悖医疗常识。
盛义钧介绍,使用ECMO的多是肺部已经感染,发展到呼吸衰竭性障碍的,为了控制感染,让患者的肺和心脏休息,用它给其他器官供氧。“如果要用到ECMO,上车之前就会用,因为它不可能中途关掉;而且车上是没有条件做手术的,所以这东西车上备着也是白费。”
“我也不相信民营救护车队会买一台ECMO,做ECMO置管手术要求还是挺高的,做得不好神仙都拉不回来,他们不可能专门养个医生做这手术。一些民营救护车队所谓的设备费、折损费,其实多是医院跟车医生的‘随车费’。”同时,盛义钧还说,“‘ECMO一响,黄金万两’,这话放在10年前的中国,可能还能讲一讲。最早一批ECMO都是进口的,现在都是国产,很普遍了。”
至于发票争议,他则坦言一些民营救护车会开货运票,就算开医疗发票,也不会包括全部费用,因为其中一些收费说不明白。
当问及需要携带ECMO设备时,上述工作人员表示需与病人所在医院协商提供,并强调他们不负责该设备的协商和收费等问题,所有相关事宜需病人所在医院处理。
同时,从北京急救中心官网了解到,使用救护车进行跨省市长途医疗转运,计费里程按照救护车从出发地起至目的地止的实际行驶公里计算,为25元/公里。计价标准包含现场诊察、防护、途中护理和人员监护、检查、治疗、高速公路过路过桥费及燃油费等相关费用。按北京市急救中心的急救收费标准,800公里的费用为2万元。
“2.8万元救护车”相关报道视频截图
高昂转运收费背后的现实矛盾
24日,唐先生的亲属表示,唐先生把此事诉至媒体,本意只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对2.8万元的转运费用做出解释,他希望有正规的价格收取标准、发票。
而对于诊治医生以及医疗团队,唐先生一直心怀感激,没有想对其造成伤害,更没有所谓的“过河拆桥”“背刺”一说(在官方通报中,也没有提到任何对诊治医生的处罚)。
正如央视网相关报道中指出,“2.8万元救护车”事件处理引发争议的本质,还是非急救转运领域尤其是跨省服务存在制度缺陷。一方面,公立医院的120急救体系受限于属地管理,无法提供跨省转运服务;另一方面,当患者提出紧急需求时,医生只能协助联系外部资源。这种“两头不靠岸”的困境,是我国医疗转运体系结构性短板的缩影。
据悉,我国目前的非急救转运需求缺口大。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吕国悦介绍,仅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据向有关部门调研显示,每年仅长春市内的吉林大学附属的第一、二、三院和省医院,院后需转运患者就近万人次。加上全市二级以上的33家公立医院和109家民营医疗机构,每年全市非急救转运需求可达2万至3万人次。再结合日益完善和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老年慢病、医养结合等工作,非急救转运服务有着巨大的需求缺口。
对此,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副主任苗常青表示,在急救资源还未十分充足的情况下,非急救转运的发展就慢一些,甚至出现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大量“私营救护车”在未经行政许可的情况下,进入非急救转运市场,从而出现坐地起价等问题。
关于全国公路运费价格表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