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上海到南昌自驾游攻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上海到南昌自驾游攻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我本来是奔着吉安的山水去的,听人说这里比上海的公园清净百倍,空气里都飘着草木的味道,哪想到第一站没进景点,倒先学了消防知识。
社科志愿者们在村里的空地上搭了台子,拿着灭火器手把手教大家操作,还有视频演示油锅起火该怎么处理,那些火灾案例听得我后背直发凉。
我在上海住了几十年,小区里也贴消防通知,但从来没见过这么接地气的讲解,大爷大妈们都围得严严实实,还主动上前试着按灭火器,那股认真劲儿比上海的社区活动热闹多了。
听完讲座我才知道,这是吉安社科大讲堂的新春安全行活动,要在各个县市区巡回宣讲,把安全知识送到老百姓家门口,这种为大家着想的做法,我打心底里佩服。
顺着讲座的村子往里走,就到了塘里村的三女跳崖主题馆,没想到这么偏僻的村子里,还藏着这么震撼的红色故事。
馆里的旧照片和烈士遗物都摆得整整齐齐,还有详细的事迹介绍,讲的是革命时期三位女战士为了不被敌人抓住,毅然跳崖的故事,我看得眼睛都有些湿润。
对比上海的红色景点,这里没有拥挤的人潮,只有安安静静的陈列和肃穆的氛围,让人能静下心来慢慢感受那段历史,这种清净反倒更让人印象深刻。
我琢磨着,吉安能出文天祥这样的英雄,不是没有道理的,这里的红色文化早就刻进了骨子里,连乡村里都有这么厚重的记忆。
从主题馆出来,我开车往山里走,导航导到了合村石山露营地,这里的景色真让我惊艳,成片的樟树林遮天蔽日,山脚下还有一条小溪潺潺流淌。
上海的公园都是修得整整齐齐的草坪和花坛,而这里全是原生态的样子,泥土的芬芳混着草木的清香,深吸一口都觉得浑身舒坦。
营地周边有农户在卖新鲜的蔬果,刚从地里摘下来的黄瓜脆生生的,咬一口满嘴都是清甜,比上海超市里卖的好吃太多。
我坐在樟树下的石头上,听着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看着远处田里劳作的村民,突然觉得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比上海的车水马龙更让人安心。
这里的孩子在溪边追着蝴蝶跑,笑声清脆响亮,没有手机和电脑,却过得比城里的孩子更快乐,这种纯粹的快乐在上海已经很难见到了。
走了大半天,我才发现自己忘了带防蚊液,胳膊上被叮了好几个包,这可真是个教训。
提醒大家来吉安的乡村游玩,不管啥季节,防蚊液都得随身带,山里的蚊虫比上海的厉害多了,可别像我一样遭罪。
晚上我住进了典坑水库旁的点福民宿,这家民宿藏在山坳里,依山傍水的环境好得没话说,房间里还有智能设备,没想到农村里也有这么舒服的住处。
民宿的老板是本地人,热情得很,给我推荐了当地的农家宴,土鸡炖蘑菇喷香扑鼻,青菜也是自家种的,味道纯正得很。
我在露台上坐着,看着水库里的月光倒影,听着远处的虫鸣,这种远离喧嚣的感觉,是在上海的高楼大厦里永远体会不到的。
民宿里还能预约农事体验,第二天我跟着村民去山里捡板栗,捡了满满一筐,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心里却美滋滋的。
这趟旅行让我发现,吉安的发展真是越来越好了,新干县都有了共享电单车,覆盖到了各个乡镇,出行比以前方便太多。
对比上海的共享交通工具,吉安的共享电单车更适合乡村路况,骑着它在村里转悠,能慢慢欣赏沿途的风景,比开车还自在。
吉安古称庐陵,有着两千多年的建置史,这里出了三千多个进士,还有文天祥欧阳修这样的大人物,崇文重教的风气真是刻在骨子里的。
上海的文化底蕴也深厚,但更多是现代都市的气息,而吉安的文化带着泥土的芬芳,是那种沉淀了千年的厚重,让人忍不住心生敬畏。
吉州窑的瓷器天下闻名,虽然我这次没去窑址,但在村里的小卖部都能看到仿制品,那种古朴的美感,和上海博物馆里的展品比起来,多了几分烟火气。
我发现吉安人不管是待人接物,还是做事风格,都透着一股实在劲儿,和上海人的精明干练不一样,这种淳朴的民风让人觉得特别亲切。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文旅开发,吉安却没有过度商业化,还保留着乡村的本真味道,这种主打一个真实的感觉,真的很难得。
而且山区的道路有些狭窄,自驾的话一定要放慢车速,注意避让行人,不像上海的马路那么宽敞好走。
这趟从上海到吉安的旅行,我没有去那些人山人海的热门景点,却在偏僻的洋溪镇收获了满满的惊喜。
我觉得吉安这个地方,不适合赶时间的旅游,适合慢慢逛慢慢品,这里的山水,这里的文化,这里的人情,都需要静下心来才能体会到。
上海的生活节奏太快,每天都是忙忙碌碌,而吉安的慢生活能让人放下所有压力,这种反差感真的让人着迷。
我想以后有空,我还会再来吉安,去看看没去过的古村,尝尝没吃过的美食,再感受一次这种不一样的生活氛围。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