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德州新闻联播德州新闻联播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5日讯 连日来,《山东新闻联播》连续多次聚焦德州“三秋”生产。面对持续阴雨,德州各地争分夺秒抢收抢烘——各类农机昼夜运转,应急资金迅速到位,党员干部、农技专家、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全力排涝助收,农险承保机构精准预赔、开通理赔绿色通道,保障秋粮归仓、秋种有序。

10月15日,【齐鲁“抢秋”·直击一线】“火力全开” 抢烘秋粮

阴雨天气给秋粮晾晒、收储带来严峻挑战。各地积极协调资源,千方百计解决农户晒粮难、存粮难。

在位于乐陵的山东星光糖业集团,企业自主研发的4套玉米槌烘干设备正满负荷运转,对刚收购的玉米进行“烘干+脱粒”一体化作业,日烘干能力达5000吨。为应对连续的阴雨天气,当地协调有条件的粮食加工企业,为周边种植户提供烘干服务。山东星光糖业集团中谷淀粉糖有限公司总经理仲向东介绍说:“先烘干玉米槌,然后再脱粒。我们以市场价格收购老百姓的玉米槌,不额外收取老百姓的烘干费用,从而给老百姓把损失降到最低。”

作为粮食主产区,德州今年共种植856万亩秋粮,目前收获已过六成。当地统筹多方力量,有效破解湿粮晾晒难题。武城县科技部门积极对接当地空调企业,研发出移动烘干机,方便农户及时就近送粮烘干。德州市农业机械与农田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张宝东说:“我们建设烘干中心233处、烘干机441台,日烘干能力6.9万吨,目前已累计烘干粮食46万余吨。全市共筹备专项资金1300多万元,专项用于玉米烘干作业补助和设备维修等。”

视频加载中...

10月14日,【齐鲁“抢秋”·直击一线】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作用 保障“三秋”生产

山东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三秋”生产中的风险兜底和稳定器作用,金融管理部门持续督导农险承保机构提升保险服务质效,保障“三秋”生产。山东持续督导农险承保机构积极参与各级政府抢收、抢烘等工作。在德州市,泰山保险精准预赔了三个种粮大户的玉米损失近5万元。当地还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帮助农户完成玉米抢收、运输。

视频加载中...

10月13日,【齐鲁“抢秋”·直击一线】抢抓天气窗口期 多方合力保秋粮

禹城市组织的12支“助农纾困志愿服务队”,不仅协调了30多台专用收割机分区域作业,还指导农户如何科学储粮,尽量减少损失。禹城市房寺镇农技站长杨军表示,安排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做好收割后的秸秆还田和土壤保墒,为后续播种冬小麦打下基础。

视频加载中...

10月12日:【齐鲁“抢秋”·直击一线】集中力量 争分夺秒抢收抢烘

眼下,各地各部门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群众集中力量抢收抢烘,最大限度减轻天气对“三秋”生产的影响。德州陵城区部分农田出现不同程度内涝,当地组织机械设备和工作人员,及时清淤打通排水渠。德州陵城区郑家寨镇东付村党支部书记付风成说:“有200亩地田间积水比较严重,预计三天的时间把积水排完,便于群众抢收抢种。”

视频加载中...

10月11日:【齐鲁“抢秋”·直击一线】山东紧急下达3000万元“三秋”生产应急资金

全力保障秋粮及时归仓,山东紧急下达3000万元“三秋”生产应急资金,目前已全部下达各市。雨势稍歇,平原县种粮大户张莹就立刻雇车,把玉米运往鲁望为农服务中心进行烘干。连日来鲁望公司都开足马力,13台循环式烘干机和2台烘干塔24小时运转,日处理量1000吨。烘干被雨淋过的玉米,企业成本和损耗都大幅增加。 急群众所急,省级财政拿出3000万元应急资金,单独调拨、专款专用,目前已全部下达各市。平原县获得省、市两级财政支持82万元。

视频加载中...

10月10日:【齐鲁“抢秋”·直击一线】多措并举加快秋粮抢收进度

在武城一家烘干设备企业,工人们正对一批移动式烘干机进行焊接、组装和调试,平均一天就有一台移动烘干机下线,订单超过100台。

视频加载中...

10月8日:《抢收抢烘 夺取丰收》

持续阴雨天气影响了秋收进度。各地积极调度人力、机械,利用降水间隙抢收抢烘,力争把损失降到最小,夺取全年丰收。乐陵市孔镇镇种粮大户王书海的玉米田已陆续成熟,但田地积水,收割机无法下地,他很是着急。省农科院玉米所的专家丁照华和同事们,假期里先后到临沂、菏泽、德州等地玉米地考察,分类给出应对策略。目前,全省已调度履带式收获机6565台,从省外调运720台,做好应急抢收作业。

视频加载中...

10月7日:《应对天气变化 因地制宜抓好“三秋”生产》

当前正值秋粮收获关键期,各地利用降雨间隙,强化机械保障,多措并举保障 “三秋” 生产有序推进。积极应对不利天气,宁津县组织700多支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困难群众开展人工抢收。

视频加载中...

10月6日:《应对降雨影响 山东积极行动保障“三秋”生产》

针对连续阴雨天气对秋收秋种造成的影响,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紧急印发技术指导意见,秋收方面,要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对严重积水渍涝且不具备履带式收获机械条件的,以及出现玉米倒伏的地块,要抢时疏通沟渠,开挖沥水沟,抓紧人工抢收。秋种方面,要按照“适墒应变、抗逆精播、以技补晚,以促为主”的原则,稳定播种面积,狠抓播种质量,加强苗后管理,打好小麦丰产基础。 德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郑光辉表示,只要气温超过16度,玉米籽粒就进行灌浆,利于玉米增产。虽然推迟了小麦播种时间,但晚播小麦有利于减少小麦茎基腐等病害发生,晚播小麦可以通过加大播量来实现基本苗的调控。

近期,除《山东新闻联播》栏目外,山东卫视《早安山东》栏目报道了临邑企业30小时紧急改造,工业设备“跨界”急援抢烘秋粮;山东新闻频道《新闻午班车》栏目报道了德州天衢新区分类施策应对秋雨,“烘干护粮+田间指导”双线保“三秋”;山东新闻频道《闪电大视野》栏目报道了夏津县创新“收购+烘干”一体化服务模式;庆云县政企合力,打造农户“暖心晾场”;闪电新闻发布《山东省粮食烘干服务站点查询地图》,以及《志愿红、夜谈、粮食银行……德州“组合拳”保障秋粮归仓》《移动烘干机、粮食烘干中心24h运转……央视聚焦德州抢收抢烘保障秋粮收获》《乐陵企业自主研发玉米槌烘干塔 农户企业实现共赢》《宁津农机企业满负荷生产履带式收割机》《庆云包村干部冲一线 保障秋粮颗粒归仓》等,多角度报道了德州各地抢收抢烘、保障秋粮收获的一线场景。

闪电新闻王佳亮 综合报道

以上是关于德州新闻联播的相关信息,了解更多关于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站。

德州新闻联播(《山东新闻联播》连续多次聚焦德州“三秋”生产:排涝抢收抢烘 保障秋粮归仓)  第1张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