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临沂到莱州物流的一些知识点,和临沂到莱州物流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出炉的齐鲁人才网《山东2025届校招报告》显示,2025年,在对2025年届毕业生的,临沂占据电商+物流的特色赛道,一举超过潍坊和济宁,跻身2025山东校园招聘岗位需求量全省第四;在大学生就业城市偏好选择上,威海首次进第六;县域在抢人大战中逆天改命,百强县胶州成毕业生首选。非核心城市在山东校招市场上的座次频繁变换,体现了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消费型社会转型中,山东的“尖子生”正加速成长为高成长性就业市场。
1.岗位贡献临沂跻身前四,电商+物流占比超三成
齐鲁人才网《山东2025届校招报告》显示,从近五年山东校园招聘岗位需求量变化看,校招需求经历了一个“上升-回落-调整”的完整周期,2025年降幅比缩小了0.71个百分点,释放出企稳信号。齐鲁人才网有关人员表示,虽然近两年岗位总量持续收缩,但结构性优化趋势明显。岗位缩减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或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的领域,而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行业都在积极吸纳人才,且对高质量毕业生需求持续增长。
2025 届山东校园招聘岗位需求量从城市来看,青岛和济南稳居头部,合计贡献超 30%的招聘需求,尽管两市占比较 2024 届略有下降,但绝对优势仍然稳固。临沂在2025 年招聘需求占比达 7.56%,大幅提升2.27 个百分点,超越潍坊、济宁跻身前四。
在物流领域,除传统仓储管理、运输调度外,智能物流规划师、跨境供应链专员等新兴岗位占比显著提升,企业要求候选人掌握 WMS(仓储管理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工具,这一需求变化反映了临沂商贸物流产业数字化升级。电商岗位集中在直播运营、跨境电商和私域流量管理。一些企业甚至开设乡村振兴电商专员等特色岗位,以适应临沂商贸市场本地化需求。
公开报道显示,临沂市2024年实现物流总额1.1万亿元,市场交易额达6538亿元,连续五年蝉联“中国物流枢纽城市”榜首,物流枢纽的突出优势助力板材加工、食品等区域特色产业扩张,吸引了格力等巨头聚集,企业招聘规模扩大。
根据第一财经旗下城市数据研究智库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数据分析,从临沂2016年-2025年间五大指标变化曲线看出,随着城市枢纽性猛烈拉升,临沂的商业资源聚集度在近10年间成为表现最突出的上升曲线。
商贸物流的强大辐射力打开了临沂的流量入口,吸引了商业资源聚,让临沂获得了流量时代的重要资源——目前临沂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短视频直播电商基地,快手注册商家数全国第一。根据临沂市政府新闻办数据,2024年1-11月,临沂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756.6亿元,同比增长11.6%。目前,全市快手注册用户达到860多万,抖音注册用户600多万;拥有100万以上粉丝的主播500余人,1000万以上粉丝的主播7人。
直播电商赛道爆发,加快了临沂向消费型社会转型。2024年,临沂社消零售总额3433.8亿元,位列全省第4。临沂与烟台经济总量差距在4000亿量级,但社消零售总额相差仅320亿;临沂与潍坊经济总量相差1600亿,但社消零售总额却高出潍坊300亿。
2024年,临沂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占GDP比重52.4%;第三产业占比51.2%。同样产值,第三产业就业创造力远高于第二产业。在“物流+电商”双轮驱动下,临沂一举冲进前四。
2. 城市吸引力重塑,临沂、威海、淄博卷“烟火气”
2025 届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城市选择偏好,反映出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结构。在山东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青睐的省内城市排名中,长期以来,济青烟“三核”的头部城市排名格局稳定,但TOP10其他城市的位次频繁变化,显示出区域非核心城市近几年分化加剧。
今年,威海以黑马姿态闯进前六,成为一大亮点。2023年,威海首次进入这个排名的前10。威海凭借宜居的环境、快速成长的医疗器械与海洋食品产业,构成了一个宜居宜业的高地,对毕业生形成强大磁场。
2024年,威海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3%,为山东省最高,产业含金量反映到威海企业发布的高薪岗位上,齐鲁人才网数据显示,2025年威海市相关企业发布的高薪岗位有,医疗器械研发工程师,月薪1.2万元-1.8万元;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员,月薪1万元-1.5万元;碳纤维材料工程师,月薪1万元-1.5万元;韩语业务经理/翻译,月薪9000元-1.2万;游艇设计工程师,月薪9000元-1.1万元;水产育种技术员,月薪7000元-1万元。
淄博稳固第七位置,展示了城市IP运营的重要。淄博这两年作为网红城市的流量加持,在大学生中大刷好感度,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城市选择偏好排名超过济宁。
新的评价维度使得那些生活更便利、消费场景更丰富、宜居性更好,产业结构复合型的城市魅力指数更高。临沂、威海、淄博这些城市不具备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但却立足区位优势精准定位,形成在全国具有竞争力产业,或者通过流量优势塑造新的竞争力,赢得了年轻人青睐。
3.县域逆天改命,百强县胶州成毕业生首选
注:赛迪顾问2024山东百强县:龙口、胶州、滕州、荣成、寿光、邹城、招远、诸城、平度、青州、广饶、莱州
从12个县市的招聘数据来看,产业能级+区位优势强力叠加下,胶州、龙口、荣成三市以合计近半(47.59%)的人才吸纳占比领跑,呈现强烈的“头部效应”,而胶州的“一号位”显示出落地胶州的海尔智家、中集冷链等对标一线城市的优质平台对人才的吸引力。
齐鲁人才网企业招聘数据显示,胶州依托青岛都市圈构建立体交通枢纽,打造千亿级临空经济、高端装备、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提供了众多高薪岗位,比如航天航空制造工程师,月薪1.2万元-1.8万元;汽车研发工程师,月薪1万元-1.6万元;半导体工艺工程师,月薪1万元-1.5万元;冷链物流专家,月薪9000元-1.5万元;智能装备工程师,月薪8000元-1.2万元;生物医药研发岗,月薪8000元-1.2万元;新材料研发工程师,月薪元8000-1.1万元。
龙口通过本土巨头南山集团推动铝业向航空航天材料升级,以及省级化工产业园创造的高质量岗位,显著提升人才需求层级,比如材料研发工程师,月薪1万元-1.5万元;化工工艺工程师,月薪9000元-1.5万元;自动化/电气工程师,月薪8000元-1.2万元;LNG技术岗,月薪7000元-1.1万元;IT/数字化管培生,月薪7000元-1万元。
除头部强县外,其他百强县通过精准定位自身优势,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引才路径。寿光以“中国菜都”为基础跃升为农业硅谷,借助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基地,孕育出智慧农业工程师、生鲜电商运营等新兴职业群体。邹城突破传统煤炭依赖,通过珞石机器人、泰山玻纤这两大行业龙头崛起智能制造高地,通过差异化发展为人才提供多元发展空间。
4.超七成毕业生扎根齐鲁,省外流向杭州超深圳
2025 届山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数据显示,留鲁率达到 72.36%,这意味着超过七成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山东发展。齐鲁人才网相关人士表示,这一局面得益于山东产业升级、人才政策优化和省内环境提升的三重支撑。济南、青岛等核心城市能级跃升提升了对人才的吸引力,未来竞争关键在于能否将产业升级红利转化为人才成长红利。
与此同时,省外流向呈现结构性调整,北京(13.26%)、上海(12.47%)仍居外流前两位,但毕业生正在向杭州(9.63%)、深圳(7.94%)、南京(7.42%)等新一线城市加速分流。
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后,杭州正在加速冲击“中国硅谷”,数字经济的强大吸引力反映在“山东板块”上,今年流向杭州的毕业生超过深圳的新动向从一个侧面显示省外就业版图正在重构,一二线城市的抢人大战也将越加激烈。
根据各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浙江省人口净流入45.5万人,全国第一,其中杭州常住人口较2023年增长10.2万人,这意味着浙江人口增量近1/4流向杭州。在自然增长为负的情况下,杭州从全国各地吸引了超10万人,超过北京和上海,仅次于深圳。
全国的抢人大战中,济青烟这三座“万亿之城”成为代表山东出战的中坚力量。从2025 届山东校园招聘市场化平均薪酬来看,济青烟“三核”领跑,但均面临超千元的期望薪酬落差。齐鲁人才网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落差与毕业生将其与其他同等量级城市对比有关,三市可通过人才补贴等政策平衡企业的用人成本。
注:1. 《2025 届山东校园招聘报告》抽取齐鲁人才平台数据库中14.7 万份活跃毕业生样本、3.4 万家活跃企业雇主样本及其发布的10.6 万条职位样本,结合走访调研、数据分析会等,运用大数据分析对数据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2、《报告》中数据调取时间为2024年9月1日-2025年6月30日。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